海,看似瞬息萬變,卻又一如既往。赤腳踏著沙灘,感受著掠過腳趾的波浪,一陣又一陣,海彷彿無時無刻都在變動著,但望向遠方的地平線,卻又驚覺海在千年間都沒有改變,也許當時的人們也是看著相同的景色吧?思緒隨著莫名的鐘聲迴盪於腦海,思緒也開始模糊……
海與日本
四面環海的島國,以海為生,對於海的神秘抱持著敬畏,日本也不例外。在日本的民間故事中,有不少以海為題材的內容。海多給人一種飄渺、孤獨的感覺,另一方面海也是世界上最不易改變的景色,因此以海為題的故事往往會營造出物是人非之感,雖說多是悲劇結尾,卻也有著獨特的美感,讓人忍不住想細細品味。接下來就來看看日本民間故事中海與淒美的表現。
(圖片來源:Unsplash)
浦島太郎
相信浦島太郎是大家在小時候都有接觸過的故事,來自龍宮的烏龜被浦島太郎所救,為表謝意,烏龜帶著浦島太郎前往龍宮招待。在龍宮歌舞昇平、山珍海味,度過了數日,回去前浦島太郎收到了絕不能打開的寶箱。回到陸地後他驚覺在龍宮的數日間,陸地上已過了百年,除了海,什麼都變了。忘卻叮囑的浦島太郎打開寶箱,立刻變成了白髮蒼蒼的老人。
故事到此便結束了,許多人認為浦島太郎也許能獲得永生,但由於失約打開寶箱而變成老人。但其實解讀方式有很多種,首先以科學角度來看,陸地上過了百年,早就不是浦島太郎的時代,打開寶箱變老正好平衡了時間上的誤差,因此是必然的結局。而從感性來看,打開寶箱而變老反而是面對物是人非之痛最大的救贖。
八百比丘尼
人魚為海中妖怪,相傳吃下人魚肉能讓人長生不老。一日一名少女誤食父親從異境帶回的人魚肉,因而獲得了永生,但由於經歷太多生離死別、物是人非,痛苦的她決定出家,花費一百年走遍各地卻依然沒有嚥氣,最後安身於山洞中日日敲鐘祈福,並一直活到了八百歲。而那一聲聲不知從哪兒傳來的鐘聲,也迴盪在海邊眾人的腦海中……
唯美憂鬱的海
以上的兩個日本民間故事中,都不乏對海美麗、神秘一面的描寫,但結局總是淒美。在日本故事的視角中,海帶有微微的憂鬱之感,但卻不失唯美,即使結局傷感,也不會讓人沉浸悲傷,這種淡淡卻又豐富的感情,也使得物是人非的淒美受到歡迎。
用淡淡哀傷的海來療癒自己,海景客製化便利貼為你打造安靜的空間,盡情傾訴對她的思念,也許世上沒什麼是永遠不變的,唯有大海。無論是心事、日記都交給客製化便利貼吧。
(圖片來源:集比官網)
物是人非,即使年輕也必定有經歷過吧?由於能感同身受,因此海的淒美受人歡迎。各種煩心事,就讓大海客製化便利貼來接納,欣賞一望無際的地平線,心似乎也平靜下來。
(圖片來源:集比官網)
簡約藍色系客製化便利貼,為喜愛整齊、統一的你著想,即使是課堂筆記,也能搖身一變,成為寄託感情的海。客製化便利貼既能幫助學習,也不忘照顧你的心情。
(圖片來源:集比官網)
也許在你心中有許多對物是人非的感慨,卻沒有人能真正理解,請不要獨自一人煩惱,讓海洋客製化便利貼來接住你的心,接納人世間的無常。
(圖片來源:集比官網)
故事的結局
日本與海相關的民間故事中,許多都是沒有明確結局的,在閱讀時我們也不禁開始想像浦島太郎日後的生活,或是八百比丘尼現今是否還在,隨著時間流傳,這些故事開始有了多樣的結局,更能引人入勝。或許人們總會覺得有開放式結局的故事更加迷人吧?你是否也曾沉浸於大海的淒美呢?集比為多愁善感的你打造獨一無二的客製化便利貼,隨時開啟屬於你的故事。
一回神,鐘聲依舊在,冰涼的海水喚醒了模糊的思緒,似乎做了個很長的夢,海平面上映著夕陽的餘暉,「鐘聲是從何而來呢?」你不禁疑問…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