客製化手機掛繩的心跳頻率──那年夏天的吊橋效應

高中二年級的暑假,氣溫總是比往年高出好幾度。午后陽光曬得人眼都睜不開,但學校的活動中心裡,卻熱鬧得像是要把天花板掀起來。「欸,你們要不要參加這個吊橋體驗活動?聽說滿刺激的。」

那天,班導發了一張報名表,是校外的團體拓展訓練活動,有一項叫「吊橋挑戰」的項目。全班沒什麼人報名,但我跟幾個朋友湊熱鬧填了名字。我本來只覺得這是個可以早點放假的藉口,直到我發現──她也在表單上。

她,坐我前排的同班女生,戴眼鏡,總是低頭畫畫,聲音很小,連我叫她名字時都還會愣一下再笑著點頭。我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注意她的。可能是上次社團課,看到她手機上掛著一條很可愛的手機掛繩,上面有一個毛茸茸的熊熊,還印了幾行看不太清楚的英文字。那一瞬間,我忽然就想知道:這條客製化手機掛繩的起點,是誰送的?她自己做的嗎?還是……誰特別為她做的?我不知道答案,但我想靠近一點,或許,就能找機會問出口。

(圖片來源:Unsplash)

吊橋效應,和一個蹩腳的搭話機會

到了活動那天,我們被分組,我很不爭氣地偷偷換了組,和她同隊。老師說要兩人一組走吊橋,「慢慢走,會晃很正常,習慣就好。」我們手掌緊握一旁的吊繩,下面是數米深的溪谷,還能看到湍急的水流。我跟她排在第三組,前面的人一走,整座橋就跟著晃動,晃得誇張。我忍不住咽了口口水,「你不怕嗎?」她搖搖頭,小聲說:「有一點,但這樣,心跳會記得比較久吧?」

我沒聽懂她的意思,只覺得心臟一瞬間跳得有點亂。

我們一起踩上去的那瞬間,繩索晃得比我想像中劇烈,我差點一腳踩空,但她一把抓住我。她的手很小,但指尖緊緊扣著我的手腕,像是怕我會飛走一樣。我看了她一眼,她也正好回頭看我。然後──我們一起笑了。不是因為不緊張,而是因為緊張得太明顯,誰也別想裝沒事。

客製化手機掛繩,綁住了那天的悸動

後來活動結束,我終於鼓起勇氣說:「妳手機上的掛繩,是自己做的嗎?」

她愣了一下,好像沒想到我會問這個。

(圖片來源:集比官網)

「啊,那個啊,是我自己選的圖案,因為我很喜歡熊熊。你對客製化手機掛繩也有興趣嗎?」我點點頭,然後突然就脫口而出:「那……可以幫我做一條嗎?跟妳的一樣的。」她抿了抿嘴角,過了兩秒點了點頭。

幾天後,我拿到了那條客製化手機掛繩

上面是顏色略深的熊熊與背帶,感覺和她的客製化手機掛繩可以組成一組。下方有淺淺的英文字母,是我們名字的縮寫,剛好黏在一起。

(圖片來源:集比官網)

那時我才發現,她大概早就知道我想靠近。而她,也不介意。

吊橋效應:是錯覺?還是心跳的指引?

後來我才知道,心理學上有一個名詞叫**「吊橋效應」**(Suspension Bridge Effect)。簡單來說,當人處於一個令人緊張或心跳加速的環境中,比如說走吊橋、玩雲霄飛車、或是看恐怖片時,身體產生的生理反應會被誤以為是對身邊那個人的心動。

那天我們的確是在吊橋上,但我相信,那不是錯覺。我記得她微微冒汗的手心,記得她說的那句「心跳會記得比較久吧」,也記得我收到那條客製化手機掛繩時,吵雜的心聲就像是命運的音效設計。

而那條掛繩,我一直沒換過。直到我們一起步入婚禮的殿堂,再宴客時我們準備了客製化手機掛繩作為禮品,除了向大家訴說兩人的故事,同時也是我們命運中的紅線。

(圖片來源:集比官網)

我們總要抓住某個機會,才能綁住那個人

或許一條客製化手機掛繩只是小東西,但對某些人來說,它記錄的,不只是風格與個性,而是當時那個悄悄想靠近誰、誰也正好回頭看你的瞬間。有時候,心動不需要太多理由,一條繩子、一座吊橋、一次剛剛好的互相牽住,就足夠綁住那個夏天。

集比將你的心意珍藏,化作客製化手機掛繩,綁住夏天、綁住心動、綁住與那人的回憶。

分享你的喜愛